聖經中滅世洪水的描述、巴貝爾塔的歷史真實性有多少?這類敘述的意義何在?人人所關心的天、地、人的受造,及罪的來源,這些問題,在《創世紀》都有交代。本書自1972年出第一版,現為增訂第五版,更加了〈廿世紀末的《創世紀》研究〉。結合希伯來人的經典與傳統,與古代近東其他民族的文化遺產做比較,並加入當代聖經研究的精華。是了解《創世紀》不可缺少的一本好書。
|
作者介紹
聖經中滅世洪水的描述、巴貝爾塔的歷史真實性有多少?這類敘述的意義何在?人人所關心的天、地、人的受造,及罪的來源,這些問題,在《創世紀》都有交代。本書自1972年出第一版,現為增訂第五版,更加了〈廿世紀末的《創世紀》研究〉。結合希伯來人的經典與傳統,與古代近東其他民族的文化遺產做比較,並加入當代聖經研究的精華。是了解《創世紀》不可缺少的一本好書。 目錄 增訂第五版自序 viii 第四版自序 x 初版自序 xi 第壹篇 《創世紀》前十一章總論 第一章 導論:《創世紀》前十一章 3 在梅瑟五書及其他文化中的地位 第二章 《創世紀》前十一章中的族譜 8 第三章 《創世紀》前十一章中的敘述 18 第一節 關於創造的敘述 20 第二節 罪與罰的敘述 29 第三節 人類成就的敘述 35 第四章 太古史的神學意義 42 第貳篇 伊甸園(創二~三)的探討 第一章 應遵循的方向 49 第二章 文學類型 52 第三章 創二、三底層的神話水脈 64 第一節 在美索不大米亞 64 第二節 聖經裡其他神話料 79 第四章 創二、三的文學研讀 81 第一節 兩章分十段 81 第二節 創三1~7詳釋 90 第五章 創二、三:一系列歷史事件的始航 102 第一節 幾個基本的歷史主題 102 第二節 法律─飲食─誘惑 104 結論 113 第参篇 七日造世(創一)的分析 導論 創一的內容:「天主創造了天地」 119 第一章 創一的框架或格式 123 第二章 框架的意義或邏輯 128 第一節 說和做 129 第二節 看 130 第三節 框架的研究對解釋安息日的影響 133 第三章 框架及其對象或內容 136 第一節 第一天 136 第二節 第一、第二、第四天:天上的物體 139 第四章 七天及十句話的組合 146 第一節 受造物排列的問題 146 第二節 地及其特有的格式 147 第三節 地上物與其它存在之間的關係:合一 149 第四節 人的地位 150 第五節 偶數排列(十句話)及奇樹排列(七天) 152 第六節 結構分析的結論 158 第五章 《創世紀》第一章的導言 162 第一節 問題所在與解決原則 162 第二節 古傳統的重建 164 第三節 氣息的問題 170 第四節 結論 172 創一~三的總結論 174 第肆篇 族長(創十二~五十)的寫法和用意 第一章 導論:歷史研讀的現狀 179 第二章 族長敘述的功用 186 第一節 人民的記憶:族長敘述的形式與歷史關係 186 第二節 族長史是一部圖像的書 192 第三章 救恩的圖樣 201 第一節 重複的作用 201 第二節 族長敘述基本圖像的統一 205 結論:生於血肉─生於精神;失子之痛─二子合為一子 228 第五篇 聖經的族長史與中華世系圖 導論 233 第一章 族長史的源流、意義和訊息 235 第二章 由族長史看中華世系圖 242 第一節 中華世系圖簡介 242 第二節 由創世紀了解中華世系 245 結論:中華道統與族長史的訊息 251 第陸篇 二十世紀的《創世紀》研究 第一章 由分析到整合:最近三十年的《創世紀》研究 257 第一節 二十六套雙聯畫簡述 259 第二節 從事實到理論:創世紀與對話有關 273 第三節 以雙聯畫的結構作為解事敘述文的鑰匙 275 第二章 《創世紀》的統一性 278 第一節 反對「《創世紀》的統一性」之觀點 279 第二節 贊成「《創世紀》的統一性」之觀點 280 第三節 由結構來看《創世紀》的統一性 283 第四節 雙幅畫與真理 286 第三章 《創世紀》的內容與意涵 291 第一節 《創世紀》的重點─人的生存 291 第二節 《創世紀》與歷史 298 第三節 《創世紀》與心理學 302 第四節 《創世紀》中的靈性幅度 305 第五節 《創世紀》反映生活的複雜性 309 附錄:房志榮神父中文書籍作品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