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大都喜歡聖誕節,但常常忙碌於準備過節的種種,反而難以靜下心來,好好領受這時刻非凡的意義。本書正是為了讓聖誕節,不再淪為「忙、茫、盲」的慣例而寫的。 藉由閱讀每日節錄的一小段經文、反思和祈禱,能在這準備與等待的時刻,將日常生活的種種渴望和需要,舉心向上,和上主建立親密的個人連結。 精采書摘 第一週 週日 他將統治萬邦,治理眾民;致使眾人都把自己刀劍鑄成鋤頭,將自己的槍矛製成鐮刀。(依賽二4)
默想:道路蜿蜒綿長 上世紀神學大師卡爾.拉內(Karl Rahner)快把我搞瘋了。拉內是偉大的耶穌會士,但他著作的複雜思想、艱澀文詞,對少年神學生的我,無疑是場難以消化的盛宴,其中「聖三論」最令我絕望。話雖如此,我對他的反感近年已消失無蹤,現在還十分欣賞他對啟示的闡述分析。他將聖經和耶穌揭示的啟示與天主藉凡俗日常事物不著痕跡顯示於人的啟示做出區別,見解不凡。 愛爾蘭詩人派屈克.卡范納(Patrick Kavanagh)特別敏於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天主。他的詩作〈將臨期〉(Advent)富此洞見。他寫道:「基督隨著一月暖花而來。」 拉內令人回味地總結聖誕節為「空中瀰漫恩典的日子」;他視將臨期為航向恩典的旅程——是段放慢腳步、沉思、讓天主慈愛浸透生命的時刻。 拉內也視將臨期為接受好消息,深入救恩的旅程,其中包括天主對我們的愛、希望、生命、智慧、真理及醫治。旅程在靜默中進行,我們要能擁抱無聲之言,擁抱基督信念在心底聲量宏大之沉靜,擁抱暴風圈中心之寧靜。對拉內而言,將臨期是天主發出情比真金的特約,邀請我們進入祂神聖臨在的特別時刻。 猶太民族歷史的每時,推及早期教會建立的片片刻刻,旅程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梅瑟帶領以民出埃及,歷曠野至應許之地,是以色列歷史要事。對以民來說,這些旅程,亦是其體驗天主的核心。 正是在旅程中,他們才能發覺天主同行。正是在旅途中,他們才漸認識天主,知曉自身天主子民的身分。 旅程,在耶穌一生中,也至關重要。他經常跋涉於加里肋亞(加利利),行旅在曠野中,最後行至耶路撒冷。這些,每每助其詮釋天主國的本質,及基督徒當行為何。 耶穌傳講的慈善撒瑪黎雅人比喻(路十30-37)是其中一例。《瑪竇福音》(《馬太福音》)第十章三十八節,他說:「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配是我的。」無論寓言或基督言錄都指出,身為基督徒,我們要脫去舊皮囊(世俗價值觀),換上新皮囊(基督信仰價值觀),行為亦隨之改變。 基督信仰旅程是場朝聖之旅,不間斷地發覺天主,朝與主結合的路途邁進。 將臨期是一段時間,好好準備迎接主的到來;是絕妙時機,花時間深入天主的奧祕。 禮儀年始於將臨期首星期日。這天,代表了基督徒朝聖旅程的新開始。基督降生,揭開了世界新頁,提供一種嶄新、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這特殊的季節裡,讓我們接受耶穌的邀請,踏出新生的步履。
祈禱 喔!仁慈天父, 賜我力量克服軟弱, 予我耐心忍受苦楚。 啟我謙遜, 減我無謂恐懼。 惠我真知洞見, 使我對祢及萬物的愛與日俱增。 |
||
目錄:
自序/7 第一週 週日/11 週一/17 週二/23 週三/27 週四/31 週五/37 週六/43 第二週 週日/51 週一/55 週二/59 週三/63 週四/67 週五/71 週六/77 第三週 週日/83 週一/89 週二/95 週三/101 週四/105 週五/109 週六/113 第四週 週日/121 週一/127 週二/133 週三/139 週四/143 週五/147 週六/15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