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每個時代的信徒都需要從自身當前的文化處境出發,在活的教會傳統中,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理解、表達和生活信仰,好讓常新的福音能與不斷更新的文化互化。此即信仰的本地化。那麼,如何讓福音與今日中華文化更好地互化呢?這就是本輯專題九篇文章分別從基本神學、教會歷史、公教藝術、禮儀和翻譯等角度所討論的問題。除此之外,本輯的論壇也收錄了從敘事法研究亞巴郎的信德之旅的文章。 ◎作者簡介 任安道 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UCLouvain)神學博士候選人,其研究領域包括基本、系統與實踐神學,近著有《聖言離你不遠——主日讀經評註》(甲、乙、丙)、《福音與文化的姻緣——本地化的實質與進程》、《新福傳的理念與實踐——革新教會的整合性力量》,主編有《當痛遇上愛——認識和面對痛苦的信仰之道》、《厄法達——當代天主教漢語詩選》等。 何斯美琪
美國德魯大學(Drew University)倫理神學博士候選人 |
從本地化到文化互化——華語公教神學的過去與未來
公教與其他信仰團體對話的基礎與原則(下) 利瑪竇的《西國記法》對福傳的影響 公教信仰與鄂西南土家族文化 本地化進程中的中國基督宗教藝術 讓耶穌變成「中國人」的公教畫家們 大公教會與現代藝術 基督教外國人名在中國及韓國的翻譯 對一段聖誕期聖母祈禱文各中譯本的分析 亞巴郎——信仰之夜的旅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