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和平、慈悲、智慧」不再只是口號,而是每天的生活經驗,會是如何呢? 如果能夠在言語和行為中體現慈悲與智慧,真正對家庭、社群和世界產生影響,會是什麼樣子呢?「安居」(Ongo)這個詞語,是向日本禪宗傳統致敬,代表著努力不懈進行精神修習。 本書結合「禪宗」深厚的佛教智慧,以及近年持續發揮廣大影響力的「非暴力溝通」模式,提供為期十二週的實踐過程,幫助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活出安定、慈悲、同理等特質。這是一系列簡明、易行的練習,以簡單的冥想與正念,逐步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安居的智慧,並靈活提供個人、兩人和多人小組的練習方式。 書中運用清晰、日常的語言來解釋正念冥想、非暴力溝通、感恩和寬恕等練習,並帶領我們一步步落實於自身的生活。從基本的身體覺察開始,到找出慈悲的界限與說出真實性,本書具備實用性和深度,便於初學者與有經驗的實踐者深入學習。 凱薩琳.居.卡登(Catherine Cadden) 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說書人和舞蹈家。1997年創立「TEMBA學校」,將非暴力原則、正念、藝術以及對和平的研究結合在一起。2006年與人共同創立「野孩子!」(Play In the Wild!),為青少年、家庭以及教育工作者發起非暴力活動。2012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教育會議的主題發言人,目前是非暴力溝通中心(CNVC)的認證培訓師,著有《透過教育實現和平的革命》(Peaceable Revolution Through Education)。 居傑(Jesse Wiens Chu) ZENVC的創始人,為一種整合冥想、正念和內在工作的非暴力溝通實踐方式。曾經歷七年禪院生活和佛學禪修(2000-2007),並受訓於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2003-2007)以及理解衝突中心的聯合創始人葛列格.弗里德曼(Gary Friedman)。自2009年至今擔任非暴力溝通中心的認證培訓師,也是《一千隻手:關愛你的佛教社群指南》(A Thousand Hands: A Guidebook to Caring for Your Buddhist Community)的合著者。 |
||
中文版推薦序呂靖安 9
譯者序李夏 11 推薦序一約翰.凱淵 15 推薦序二簡.拉札爾 19 歡迎來到安居—一封邀請函 25 如何使用本書—快速開始指南 29 個人練習:總目標 30 為夥伴練習做準備:安居夥伴練習指南 32 建立支持圈:如何啟動新的安居小組 34 帶領小組練習:小組帶領人指南 36 第一週 小組聚會:安居圈 42 夥伴練習:安全、信任和尊重 48 個人練習:起始地正念呼吸身體正念 52 第二週 小組聚會:同理圈 64 夥伴練習:同理傾聽 69 個人練習:需要的正念滿足需要活出需要 72 第三週 小組聚會:自我同理 82 夥伴練習:與比較心結盟 88 個人練習:「計劃活出的需要」清單自我同理日誌自我同理冥想 94 第四週 小組聚會:靠近苦難以及比我們更偉大的力量 108 夥伴練習:面對苦難,尋找安寧 114 個人練習:生命盒子每日奇蹟拜訪先人 118 第五週 小組聚會:核心信念 128 夥伴練習:同理傾聽 135 個人練習:解鎖核心信念習慣和選擇請求 138 第六週 小組聚會:結束未竟事宜 150 夥伴練習:理解、接納和歸屬感 156 個人練習:看見禮物清點庫存寬恕冥想 160 第七週 小組聚會:寬恕 170 夥伴練習:感恩 176 個人練習:感恩清單分享感恩慶祝和哀悼 180 第八週 小組聚會:慶祝和哀悼 188 夥伴練習:誠實交流 193 個人練習:對執著的正念靠近執著請求幫助 198 第九週 小組聚會:執著 208 夥伴練習:同理傾聽 214 個人練習:正念行走為了所有生命而練習同理反映 218 第十週 小組聚會:說出真實性 228 夥伴練習:慈悲的界限 234 個人練習:正語連結性請求「心」的正念 238 第十一週 小組聚會:心靈之語 248 夥伴練習:鉤子 254 個人練習:收穫安居結束後的支持只是坐著 258 第十二週 小組聚會:安居之旅的收穫 266 夥伴練習:只是相聚 269 個人練習:生命還剩五天生命還剩四天生命還剩三天 生命還剩兩天生命還剩一天 272 附錄 需要輪 280 感受 281 身體感覺 282 自我同理(又名「我們把什麼帶進了房間」) 283 溝通流程圖 284 需要卡 285 引文介紹:向我們的老師們致敬 287 感恩 29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