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學界一般稱《斐理伯書》、《哥羅森書》、《厄弗所書》及《費肋孟書》四封書信為「保祿獄中書信」,因為這四封書信中都宣稱保祿(作者自稱)寫信時正被監禁。但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套書的編者把《費肋孟書》併入「保祿牧靈書信」中。為此,本書取名為《保祿獄中書信詮釋》,乃根據「小盤石聖經研讀課程」的書名(Letters from Prison),並依照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第八卷的順序作編譯:兩本保祿親寫的《得撒洛尼前書》及《斐理伯書》在先,另三本《得撒洛尼後書》、《哥羅森書》、《厄弗所書》在後。 本詮釋書根據保祿宗徒的神學觀點,逐章逐節詮釋這五封書信的經文。其中尤為精彩的,是保祿提出了「宇宙性基督論」,把耶穌的先存性意義、基督是萬有的根源與終向,發揮得淋漓盡致。本書最後亦附有「小盤石聖經研讀課程」,無論對個人或團體查經,都提供了最新也最佳的讀經指南。 |
||
目 錄
vi 輔大神學叢書「活水專輯系列」序 viii 初譯者感言之一(鄒世亮) x初譯者感言之二(古蘭貞) xi 編者的話(胡國楨) xiii 聖經新舊約各卷名稱及其簡稱對照表 1 本詮釋書總導言 《得撒洛尼前書》 8 導言 14 致候與感恩(一1~10) 19 保祿與本教會的關係(二1∼三13) 29 勸修聖德(四1~12) 33 末日的景況(四13∼五11) 38 最後的訓示與祝福(五12~28) 《斐理伯書》 44 導言 47 致候及感恩(一1~11) 52 福音不可抵檔的進展(一12~26) 57 鼓勵和指導(一27∼二18) 67 旅行的計劃(二19~三1) 70 謹防異端(三2~11) 74 邁向基督的旅程(三12~21) 78 最後的呼籲與祝福(四1~23) 《得撒洛尼後書》 84 導言 92 致候及鼓勵(一1~12) 96 末世的預兆(二1~12) 102 代禱與祝福(二13~三18) 《哥羅森書》 110 導言 113 致候及感恩(一1~14) 117 基督為萬有的根源與終向(一15~23) 124 宗徒受苦的意義(一24~二5) 129 惟藉信德才可得救(二6~三4) 136 相稱於基督的生活(三5~四6) 142 結語(四7~18) 《厄弗所書》 148 導言 154 致候與感恩(一1~12) 160 在基督內教會的一體(二1~22) 165 為信徒祈禱:奧秘的啟示(三1~21) 170 在基督內成長(四1~16) 176 從黑暗到光明(四17~五20) 184 家規(五21~六9) 189 最後的勸勉(六10~24) 192 學術性研經討論課題 199 小磐石聖經研讀課程─得撒洛尼書信等的研經指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