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讓人發現如何能在一切事物中找到自己、找到神、找到與人的連結的書。 一切? 是的,一切事物。 無論這事物指的是朋友、家庭、工作、關係、流行文化、金錢、性行為、憂鬱症、疾病……所有您想得到的、在談論靈修時應該藏起來、感覺無關、最好盡量避免的話題;或是那些您覺得與宗教相關的事物——朝拜、服務、讀經、祈禱、慈善工作、受苦與喜樂…… 如果您想知道: 生活的經驗有什麼意義? 如何找到上主? 如何祈禱? 如何將日常生活與靈修結合? 打開這本書,它會幫助您找到答案。 名人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列) 史無前例,三任耶穌會省會長聯合推薦: 李驊神父(耶穌會中華省會長)、 詹德隆神父(天主教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校長)、 劉家正神父(耶穌會澳門院院長) 吳伯仁神父(天主教靜山靈修中心主任)、 唐傳義先生(靜宜大學校長) 熱情推薦 「不尋常地融合了神學灼見與坦率的明智,而兩者皆因詹姆士•馬丁在創意和連結上的奇妙才能相得益彰。馬丁將汲取自耶穌會靈修與一般靈修的洞察,跟日常生活中讓人心痛與頭疼的事連結起來。他是一位詩人、藝術家、神學家,也是我們在此地擁有的一位正值巔峰狀態的耶穌會士。」――羅海瑟(Ronald Rolheiser, O.M.I.),《靈魂的渴望》作者 ![]() 作者簡介 詹姆士.馬丁 James Martin, S.J. 詹姆士.馬丁神父,James Martin, S.J.,美國籍,天主教耶穌會會士。畢業於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在奇異(GE)公司工作六年後,決心修道。1988年入耶穌會初學院,1999年晉鐸。現任《美國》雜誌《America》編輯。《America》即《國家天主教周報》。 晉鐸前的養成教育,除了基本的神學和哲學教育之外,還包括各類的社會服務:在德蕾莎姆姆創辦的牙買加「垂死之家」工作;在芝加哥服事街頭幫派青年;在波士頓擔任監獄牧靈,也服務街頭遊民;在東非肯亞兩年,全職服務難民。 馬丁神父的文章廣泛地刊載於全美的報紙、雜誌和網站上,包括所有主要的天主教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等等;他也常常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梵蒂岡電台(Vatican Radio)等美國和國際知名媒體上,公開演講及評論宗教和靈修話題。著有《找到自己,找到天主》(Becoming Who You Are:Insights on the True Self from Thomas Merton and Other Saints)、《襪子堆裡的聖人》(My Life with the Saints)等書,是最受歡迎的天主教作家之一。 其著作《襪子堆裡的聖人》曾榮獲天主教媒體協會圖書獎(Catholic Press Association Book Award)、紐約克里斯多佛獎(Christopher Award),繼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年度好書獎。 |
||
目錄
各方佳評/005 生活智慧,從分辨開始—唐傳義/011 認識耶穌會,認識自己—劉家正/013 上冊 1 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依納爵靈修是什麼?/19 2 六條路徑:靈修、宗教、追求靈修而非宗教,以及介於這兩者間的一切/051 3 你要什麼?:渴望與靈修生活/081 4 美麗的昨日:找到天主,也讓天主找到你/113 5 開始祈禱:我找到天主了……現在呢?/131 6 與天主為友:威廉.貝瑞神父的洞見/145 7 你在哪裡,天主就在那裡與你相遇:依納爵傳統的祈禱/175 下冊 1 簡樸生活:向下移動帶來意外的自由 2 宛如天使?:貞潔、獨身與愛 3 行動勝於言語:友誼與愛 4 順其自然:服從、接納與受苦 5 該怎麼辦?:依納爵的抉擇之道 6 做你自己:工作、職業、生涯、聖召……以及生命 7 行動中默觀者:我們的為人處世之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