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為紀念《祈禱的美麗境界》中文版問世十周年及作者逝世,特邀台灣女兒、日本媳婦繪本家許書寧繪製插圖,並委託譯者林安妮按照日文版增補英文譯本省略的段落,略表中文讀者對奧村一朗神父濃厚的懷念與感謝。 * 作者簡介 奧村一郎神父(Fr. Augustine Ichiro Okumura) (1923~ 2014)
* 加爾默羅聖衣會
|
目錄
第一章 祈禱前的祈禱 天主並不是高高在上,主宰統治人類的天主,如果是這樣,基督的降生成人就一點意義也沒有了。永恆無限的天主,由於愛每一個如蜉蝣般的人,且為此賭上屬於祂的一切,這超越人所能理解的事實,時至今日仍不斷地叩問我們的心門。 第二章 祈禱的弔詭 想像有一隻船,船尾用繩索綁在堤岸。要是我們在船上拉動那條繩索,這時我們會有個錯覺,好似陸地在靠近我們;然而事實上,岸邊陸地完全沒動,其實是我們和船被拉往岸邊。同樣,天主的旨意並沒有因我們的祈禱而改變;而是藉著祈禱,我們被拉靠近天主,為能完成祂的聖意。 第三章 靈魂的呼吸 一個健康的人怎麼可能說呼吸很困難,不知道如何呼吸,呼吸很麻煩。如果真有人這樣說,那這個人大概是病了。祈禱亦然,若說不會祈禱,祈禱很難、很麻煩,正是因為心生病了。 第四章 祈禱的原點 若愛是由天主而來,那麼,既是愛的悸動、愛的氣息和呼吸的祈禱,當然也自是「由天主而來的」。我們之所以能祈禱,是因為天主先為我們祈禱了。對我們而言,較之「天主愛」,「天主祈禱」或許很難體會和感受,但既然「愛由天主而來」,歸結出「天主祈禱」這個結論是再自然不過的。 第五章 祈禱的定義 祈禱,是把心獻給天主。 第六章 真正的交談 茶道家千利休說,「茶道是煮好開水,泡茶,喝下去,這樣的過程。」同樣的,我們可以說「祈禱是將自己委身之天主之內的過程」。 第七章 祈禱的食糧 天主為賜下栗子,直接包裹在多刺的外殼裡,送給我們。如果因為怕被外殼刺傷,把它給扔掉,我們也就吃不到栗子的果實。別人對我們的批評和反感,就像栗子的外殼。然而,如果我們願意忍受,謙虛自省,就能獲得藏在其中的果實。這就是祈禱的心,而刺殻裡的栗果,就是「祈禱之糧」。 第八章 念著禱文睡著的小孩 我見過深不見底的海 幽暗的森林 也見過人們深無可測的心 但我還是想說 世界上 沒有像祈禱到睡著的孩子那麼美的事物 第九章 聆聽天主 「聽」這個動詞,原本就是聖經中非常重要的字之一。舊約中出現了千餘次,而比舊約篇幅少得多的新約也出現了425次。 第十章 祈禱的人類學 祈禱最有助於深度明瞭暫時與無限之間相關連的奧祕。祈禱時,我們是在時間之內,卻達到超越時間之外;無須離開空間,我們達及超越空間。我們是在這個世界上,但不屬於世界。所有真正的祈禱,無論其形式為何,都帶我們進入基督的逾越奧跡,祂在這世界上每天死而復活。 第十一章 原諒我,親愛的神 祈禱不是人的工作,根本上是天主的工作,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親近天主,只能讓天主親近我們,我們惟一能做的是「等待天主」。 第十二章 月亮上的兔子 小孩由於沒有可奉獻的而求寬恕,兔子只能給出自己,他們都以某種方式,分享了基督的動作,祂完全赤貧地獻出自己的身體。事實上,所有真正的祈禱,如果紮根於我們的空無所有,同時,也會擁有基督的無窮富裕。 第十三章 如果祢願意 祈禱是窮人向天主的呼喊,好似被人踩在腳下的青草,幾經踐踏,依然昂首挺立。又似蓮花,生根於汙泥,卻開放於蓮莖上,同樣,基督的祈禱根植於受迫害者、失望者和窮人的痛苦中。 第十四章 基督的祈禱 凡說「我愛天主,但不愛自己的近人」者,是說謊的人。同樣,凡只為自己,而不為別人祈禱的人,也是撒謊者。耶穌受難之前,最後的祈禱是「願他們合而為一,正如我們一樣。」這個祈求,若望在第十七章中重覆了五次之多。 |